FMC

约翰福音 9:1-3

约翰福音 9:1-3

耶稣回答:“既不是这人犯了罪,也不是他的父母,而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。 – 约翰福音 9:3

点击阅读经文

当耶稣和他的门徒走过一个生来瞎眼的人时,门徒的第一反应是问:“谁犯了罪?”他们将这个人的残疾视为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,是某人失败的结果。

耶稣纠正了苦难总是由罪恶造成的普遍的信念。祂将焦点从归咎于人转向了神圣的目的:这个人所处的境况是上帝主权允许的,目的是要通过他彰显上帝的作为。上帝对苦难也拥有主权。并非所有的痛苦都是惩罚性的;有些苦难的存在是为了荣耀神。这驳斥了“成功神学”,并肯定了关于苦难的圣经神学——上帝可以使用苦难来展示祂的恩典和能力。

耶稣重新定义了我们看待残疾、苦难和人的价值的方式。这个人的瞎眼不是一个需要被同情的惩罚,也不是一个需要被纠正的缺陷,而是一个彰显上帝荣耀的机会。人的价值不是由他们所缺乏的来定义的,而是由他们所拥有的上帝形像以及能彰显祂恩典的潜能来定义的。

这个故事虽然围绕着肉身视力展开,但它实际上是关于属灵的眼光,学习像耶稣那样去看待周围的人。门徒看到的是一个需要被分析的罪人;耶稣看到的是一个需要被爱的人。邻舍看到的是一个乞丐;耶稣看到的却是神圣荣耀的器皿。而当这个人自己最终在肉体和属灵上都得见光明时,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见证:上帝的爱开启了盲人和心灵盲目者的眼睛。

因此,包容(接纳)并不仅仅是一种善举——它是一种敬拜的举动。当我们的包容反映上帝的属性并荣耀基督时,而不是仅仅反映社会理想时,它才是敬拜。每一个人,无论其能力如何,都反映着上帝荣耀的某个方面,没有了他们,我们其他人对上帝的理解就会有所缺失。当教会接纳那些世人倾向于忽略的人时,教会就更完整地展现了基督的身体,因为在这个身体里,每一个肢体都是不可或缺的(林前12:22-23)。

在出埃及记4:11中,上帝提醒我们,祂对我们的每一种能力和限制都拥有主权。我们的优点和缺点都属于祂慈爱设计的一部分。正如罗马书9:20-23所教导的,陶匠塑造每一个器皿,以不同的方式来彰显祂的怜悯和荣耀。有些生命,通过软弱和忍耐,比拥有能力更能生动地彰显出祂的恩典。

对教会而言,这意味着要从认知层面走向真正的归属。包容不是关于“为他们腾出空间”,而是认识到,没有他们,我们对上帝的理解就不完整。一个带着神经发育障碍的孩子喜乐地敬拜,一位尽管面临挑战仍忠心服事的肢体,一位身处苦难中带着恩典忍耐的弟兄或姐妹——他们都是“上帝作为”活生生的展示。

当我们透过耶稣的眼光去看时,我们开始明白,每一个关于痛苦、限制或残疾的故事,都可以变成一个关于神圣目的的故事。真正的神迹不仅仅是瞎子得以看见,更是周围的每个人都被邀请去以不同、属灵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。

反思:
• 我曾如何倾向于将别人的苦难视为罪恶或不幸的结果,而不是视为彰显上帝荣耀的机会? • 我可以用哪些方式帮助我们的教会更加反映耶稣包容的爱——将每个人的存在视为彰显祂作为所必需的?

祷告:
亲爱的主,求你开启我们的眼睛,使我能像你一样看待事物。原谅我凭外貌判断人。教导我,认识到你在每个人身上要彰显的荣耀,尤其是在那些被世人忽略的人身上。使我们的教会成为一个借着每个生命来彰显你的爱的地方。以至于在这里,包容不是一种义务,而是对你心意的喜乐反映。医治我们自身的盲目,并学会看见你在万事中显明的作为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