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MC

约翰福音 18:12-18

约翰福音 18:12-18

那看门的使女对彼得说:「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?」他说:「我不是。」- 约翰福音 18:17

经文继续描述客西马尼园的场景。前来逮捕耶稣的执行了他们的任务,抓住了耶稣。弄伤大祭司仆人的彼得没被逮捕。耶稣虽然被捕,但祂的权柄从未离开祂。他在早前所宣告“让这些人走吧!”(8节),事情就成了。

耶稣被带到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那里。作者在这里提醒我们大祭司的话(约11:50),他曾预言耶稣为百姓死。与其让整个国家灭亡,不如让一人为百姓而死。该亚法没有意识到,他的话蕴含有更深刻的意义,准确地突显了耶稣的最终使命——为众人死。

让我们把焦点转回彼得身上,他和未具名的门徒紧随其后。这门徒认识大祭司,所以可以进入大祭司的院子,彼得却被留在门外。于是,那位门徒出去跟看门的使女说话,并把彼得也带进去。

当彼得走进院子的门时,使女问了一个看似无辜的问题:“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?”这对彼得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,测试他对主忠诚。就算使女知道了又怎样呢?耶稣在园中曾说过的“让这些人走吧!”,在这里应该也是有效的。他的自由早已被那有权柄的话语所封印了。那位仅凭话语创造世界的主,已为彼得说话了。然而,彼得此时能相信耶稣的话吗?

很不幸,我们都知道彼得的回答:“我不是”。耶稣早前在约翰福音13:38中预言彼得的否认。不是一次,而是三次。虽然耶稣预言了,但这并不意味着彼得没有自由意志。那刻他信心的软弱是人类内心软弱的表现。他信靠自己的理解,而不是信靠上帝。随着第一次的否认,彼得现在“也同他们”(18节)站在另一边,与耶稣的敌人站在一起,正如犹大早前在第5节中“也同他们站在一起”一样。

彼得的不忠与犹大相似,但有两个明显的区别。首先,彼得因耶稣的话“让这些人走吧”(第8节)和“我一个也没有失落”(第9节)而被释放。犹大被认为是“灭亡之子”,但彼得与其他门徒,却将受到上帝的保护。其次,犹大的故事很快就结束了,而彼得的故事还没结束。最终,彼得会在另一个“炭火”旁,得到温暖、喂养和恢复。

反思:
我们有否觉得很难在非信徒面前承认自己与耶稣的关系?我们是否完全相信耶稣有能力掌管我们的生命?

祷告:
天父上帝,请原谅我们有时信心软弱,不敢在我们生活中承认耶稣。然而,我们感谢祢的恩典和怜悯。愿祢帮助我的信心成长,相信耶稣有能力与权柄掌管我的生命,使我所做的一切都能荣耀祢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