箴言 1:1–7
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;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。 – 箴言 1:7
点击阅读经文
《箴言》的开篇告诉我们,它不是单单让人积累知识,而是教导人得到智慧和训诲,懂得分辨,行在正直与公义中。特别是第七节提醒我们:“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;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。”
在新加坡这样的社会里,我们常常把“知识”理解为学业成绩、专业技能,甚至未来的竞争力。然而,圣经提醒我们,若没有敬畏耶和华,这一切不过是空洞的资讯,无法真正引导人走在正路上。
因此,教会设立主日学,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多学一些“额外”的圣经知识,而是要帮助他们从小明白:真正的知识是认识上帝;真正的智慧是敬畏祂。
孩子们成长在一个多元文化、价值观冲突的环境中。他们从学校、媒体、朋友那里听到许多声音:追求成绩、享受自由、定义自我。如果没有敬畏上帝的根基,他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,在空中随风飘荡,失去方向。主日学的使命,就是在他们心中立下敬畏上帝的根基,帮助他们学习用上帝的眼光看世界,并常常问自己:“这是否合乎上帝的心意?”
所罗门说,智慧能使年轻人有知识、有谋略;智慧人听见,也增长学问(4–5 节)。这提醒我们,教导孩子的老师和家长本身,同样需要不断回到“敬畏上帝”的根本,让自己的生命持续成长。主日学教育从来不是单靠课本传递知识,而是“生命影响生命”。如果父母口口声声要孩子读经祷告,却自己忙于工作或沉迷手机,孩子自然会学会把信仰当成“说说而已”。同样地,如果主日学老师只是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,却没有把真理与生活连结,孩子很快也会失去兴趣。
敬畏上帝并不是害怕上帝,而是承认祂是我们至高的主,以敬畏和爱慕的心来顺服祂。若我们把主日学的焦点放在培养孩子敬畏上帝,就不会只看重活动的热闹,或完成课本的进度,而是更关心他们是否逐渐学会敬畏上帝、爱上帝、顺服上帝。即使他们年纪还小、理解有限,但若我们在他们心里种下“敬畏上帝”的种子,日后必会发芽成长。
基督教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工,它是教会的核心事工,因为它关乎教会的下一代。
祷告:
亲爱的主,我们承认许多时候,我们追求的只是世上的知识,却忘记了敬畏祢才是最重要的。求祢帮助我们在生命中敬畏祢,好让我们能以生命影响下一代。也求祢祝福教会的主日学事工,让老师和家长同心合意,把孩子带到祢面前,使他们从小就认识祢、爱祢,并走在智慧和正直的路上。奉主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。
点击阅读经文
《箴言》的开篇告诉我们,它不是单单让人积累知识,而是教导人得到智慧和训诲,懂得分辨,行在正直与公义中。特别是第七节提醒我们:“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;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。”
在新加坡这样的社会里,我们常常把“知识”理解为学业成绩、专业技能,甚至未来的竞争力。然而,圣经提醒我们,若没有敬畏耶和华,这一切不过是空洞的资讯,无法真正引导人走在正路上。
因此,教会设立主日学,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多学一些“额外”的圣经知识,而是要帮助他们从小明白:真正的知识是认识上帝;真正的智慧是敬畏祂。
孩子们成长在一个多元文化、价值观冲突的环境中。他们从学校、媒体、朋友那里听到许多声音:追求成绩、享受自由、定义自我。如果没有敬畏上帝的根基,他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,在空中随风飘荡,失去方向。主日学的使命,就是在他们心中立下敬畏上帝的根基,帮助他们学习用上帝的眼光看世界,并常常问自己:“这是否合乎上帝的心意?”
所罗门说,智慧能使年轻人有知识、有谋略;智慧人听见,也增长学问(4–5 节)。这提醒我们,教导孩子的老师和家长本身,同样需要不断回到“敬畏上帝”的根本,让自己的生命持续成长。主日学教育从来不是单靠课本传递知识,而是“生命影响生命”。如果父母口口声声要孩子读经祷告,却自己忙于工作或沉迷手机,孩子自然会学会把信仰当成“说说而已”。同样地,如果主日学老师只是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,却没有把真理与生活连结,孩子很快也会失去兴趣。
敬畏上帝并不是害怕上帝,而是承认祂是我们至高的主,以敬畏和爱慕的心来顺服祂。若我们把主日学的焦点放在培养孩子敬畏上帝,就不会只看重活动的热闹,或完成课本的进度,而是更关心他们是否逐渐学会敬畏上帝、爱上帝、顺服上帝。即使他们年纪还小、理解有限,但若我们在他们心里种下“敬畏上帝”的种子,日后必会发芽成长。
基督教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工,它是教会的核心事工,因为它关乎教会的下一代。
祷告:
亲爱的主,我们承认许多时候,我们追求的只是世上的知识,却忘记了敬畏祢才是最重要的。求祢帮助我们在生命中敬畏祢,好让我们能以生命影响下一代。也求祢祝福教会的主日学事工,让老师和家长同心合意,把孩子带到祢面前,使他们从小就认识祢、爱祢,并走在智慧和正直的路上。奉主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。